搜索
首页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意思: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稽山、谢客才、千岩泉、万壑树、东海、西陵、湖清涛白等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首联“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中,诗人用谢客来比喻自己期待的友人,暗示对方是如此的才情横溢,适合去稽山一游。这里诗人以期待的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进一步描绘了稽山的壮丽景色,泉水从千岩万壑中洒落而下,树木在壑中萦回生长,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颈联“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则转向对东海、西陵等地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视野之广,心胸之宽。 尾联“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诗人以枚乘和张翰这两个历史人物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有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豪迈奔放、胸怀壮志的性格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优美景色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西陵

    读音:xī líng

    繁体字:西陵

    英语:Xilin

    意思:
     1.古国名。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张守节正义:“西陵,国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越台

    引用解释

    1.指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东海横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 王琦 注:“《述异记》: 勾践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之。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赖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黄宗羲 《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