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松》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意思:翡翠颜色本应该霜后见,寒冷的声音偏向月中听。

出自作者[唐]韩溉的《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寂静的秋夜,诗人倚着高空的栏杆,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诗中出现的景象如翠色、寒声、啼猿、归鹤等,都渲染出一种冷清、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深思念。 诗的首联“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描绘了诗人在高高的栏杆上,感受着秋夜的寒冷和清静。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疏离感,以及对过去回忆的深深沉溺。 颔联“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中,诗人巧妙地用“翠色”和“寒声”两个意象,描绘出秋夜的静谧和寒冷。霜后的翠色和月中的寒声,都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 颈联“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中,诗人通过“啼猿”和“归鹤”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出秋夜的孤独和冷清。啼猿的声音和归鹤的飞翔,都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孤独和思念。 尾联“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则是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桃李争春,而秋夜却只能让人感到寒冷和孤独,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命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清冷、寂静、孤独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关键词解释

  • 寒声

    读音:hán shēng

    繁体字:寒聲

    意思:(寒声,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朱邺《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杨万里《霰》诗:“寒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