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越台看月》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意思:半夜靠着栏杆望,应该看到蓬莱。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中秋越台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描绘海雨洗尘、明月从碧空升起、水光笼罩草树、练影挂在楼台上的景象,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宁静和谐的画面。 首句“海雨洗尘埃”直接描绘了海雨降临大地,将尘埃洗涤一净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明净的感觉。 “月从空碧来”则展现了明月从清澈的碧空中升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进一步描绘了水光潋滟、练影婆娑的景象,草树被水光笼罩,楼台倒映在练影之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这两句则从细节处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海洋,使得海洋变得明亮耀眼,鲸鱼在其中游动,而失去了蚌胎的踪迹。 最后,“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表达了诗人深夜依靠栏杆远望的情景,期待着能够看到蓬莱仙岛。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宵分

    读音:xiāo fēn

    繁体字:宵分

    意思:夜半。
      ▶《魏书•崔楷传》:“亮由君之勤恤,臣用劬劳,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唐·李群玉《中秋越臺看月》诗:“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清·陈裴之《

  • 凭槛

    读音:píng kǎn

    繁体字:憑檻

    解释:1.靠着栏杆。

    造句:

  • 合见

    读音:hé jiàn

    繁体字:合見

    意思:(合见,合见)
    谓一同出现,同时出现。
      ▶《后汉书•律历志下》:“月有晦朔,星有合见,月有弦望,星有留逆,其归一也,步术生焉。”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