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澜阁》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

意思:千里迢迢春季不断,陶潜曾点是知道渡口。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观澜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是一首对某位先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 首句“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描绘出这位先生的形象,他站在高阁之上,身处于水之滨,显示出他的高洁和与众不同。而“一秃翁从众主人”则表达出他的谦逊和随和,愿意与众多主人相处融洽。 “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表达出这位先生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想要谈论观澜的壮丽景象,但又深感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不足以表达出其全部内涵,更何况面对的是收潦的场景,更让他感到难以表达。 “霜余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描绘出这位先生所处的环境和景色。霜降过后,河水湍急,日落时分,浮霞变幻,景色美丽。这表现出他的环境清幽,同时也暗示着他的心境也如同这景色一般美丽。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表达出这位先生如同陶潜、曾点一般,能够为他人提供指引和帮助。千里迢迢的人需要他的指引,而他就像那涓涓细流一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帮助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先生的形象、内心、环境和帮助他人的形象,表达出对这位先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作者自身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
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
霜余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

关键词解释

  • 知津

    读音:zhī jīn

    繁体字:知津

    意思:认识渡口。犹言识途。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 迢迢

    读音:tiáo tiáo

    繁体字:迢迢

    短语:不远千里 遥 遥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千里迢迢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英语:far away

    意思: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