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闻马练师,晋传葛仙翁。
意思:唐听到马练师,晋国传葛仙翁。
出自作者[宋]太史章的《桐柏崇道观》
全文赏析
《桐柏崇道观》是宋代太史章创作的一首描写道教圣地桐柏山的诗。这首诗以桐柏山为背景,通过对山水、宫观、道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道教仙境画卷。
首句“桐柏崇道观,千古一仙翁”,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桐柏山崇道观的历史底蕴。桐柏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名山,崇道观则是山上的主要道观,而“千古一仙翁”则指传说中的道家祖师张三丰。这里的“千古一仙翁”既是对张三丰的尊崇,也是对桐柏山道教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的两句“丹砂炼就千年药,玉露滋养万古松”,通过对丹砂和玉露的描绘,表现了道教修炼的神奇之处。丹砂是道家炼丹的重要原料,被认为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玉露则是神仙饮食的甘露,象征着天地间的灵气。这两句诗意味着在桐柏山这样的道教圣地,修炼者可以借助神奇的丹砂和玉露,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白云深处藏仙洞,青鸟时来报客钟。”这两句诗描绘了桐柏山的神秘氛围。白云深处的仙洞,象征着道家修炼者的隐居之地;青鸟报客钟,则寓意着道士们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青鸟”还暗示了道教信仰中的神仙传说,使得整首诗更具神秘色彩。
最后一句“问道求真何处去,桐柏山下是仙乡。”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追求。在诗人看来,要想寻求真理,就应该来到桐柏山下这个道教圣地。这里的“仙乡”不仅是对桐柏山的美好赞誉,也是对道教信仰的推崇。
总的来说,《桐柏崇道观》这首诗通过对桐柏山的自然景观、道教文化、修炼者生活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道教仙境画卷。诗人以简练的笔触,传达了对道教信仰的敬仰之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