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之岭南》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意思:回头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没有停留。

出自作者[唐]李郢的《送人之岭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古交州的旅程和所见所感。 首句“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描绘了旅程的开始,作者在遥远的关山古交州,对骑马游玩的友人深感同情。这句诗通过“关山迢递”和“古交州”这两个意象,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遥远,同时也为后面的诗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这两句描绘了旅程中的不同场景。前一句写作者在海边遇到了素女,后一句写他在越王潭上看到了青牛。这些细节描绘了古交州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增加了诗的魅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进一步描绘了旅程中的景色。嵩山的平台在月色下显得更加寂静,猿啼声声,曙光初现。石室之上的烟雾中,古桂树在秋天的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这些景色描绘得非常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是诗的结尾,也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告。他回首望去,看到了遥远的长安城,五千里路遥,他希望友人在刺桐花下不要停留太久。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旅行的感慨。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古交州的旅程和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思考,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关键词解释

  • 刺桐

    读音:cì tóng

    繁体字:刺桐

    英语:erythrina

    意思: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回望

    读音:huí wàng

    繁体字:回望

    意思:(参见迴望)
    回顾,回头看。
      ▶《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杜牧《华清宫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桐花

    读音:tóng huā

    繁体字:桐花

    意思:
     1.桐树的花。
      ▶唐·白居易《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宋·梅尧臣《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 淹留

    读音:yān liú

    繁体字:淹留

    英语:stay for a long period

    意思:
     1.羁留;逗留。
      ▶《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三国·魏·曹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