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意思:抚弦要奏成三叹,何处,现在有子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追求古雅、摒弃新奇的审美理想,表达了一种对学问和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首联“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诗人以一种比喻的方式,将他的审美理想比作两个朋友在倾盖相交时,他们更崇尚古雅,摒弃新奇。在这里,“莆杭”可能是指莆杭地区,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了诗人所追求的古雅之美的地域性或普遍性。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古雅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追求新奇、忽视古雅之美的行为的批评。 颔联“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坚守古雅之美的执着和坚定。诗人认为,尽管栖身于简朴的环境(可能暗指古雅之美)并不一定是快乐的,但是坚守这种美是不容易的,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容易为新奇所动摇的人的批评,他们不能坚定地追求古雅之美。 颈联“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艺术的尊重。他认为,在讨论学问和艺术时,应该重视讲席,尊重知识分子的讲学和讨论。同时,他也认为,在讨论中应该放下成见,竖起降旗,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学术自由和包容的追求。 尾联“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他抚弦弹奏,却只能发出三叹之声,表达了他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何处而今有子期”一句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知音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追求古雅、摒弃新奇的审美理想,表达了一种对学问和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哲理深刻,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
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
析理自应重讲席,论文吾合竖降旗。
抚弦欲奏成三叹,何处而今有子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子期

    读音:zǐ qī

    繁体字:子期

    意思:即钟子期。
      ▶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
      ▶子期死,伯牙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 而今

    读音:ér jīn

    繁体字:而今

    短语:兹 今天 现 现今 现时 今昔 现在时 今 本 当今

    英语:now

    意思:如今,现在。
      ▶唐·张安世《苦别》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抚弦

    读音:fǔ xián

    繁体字:撫弦

    意思:(参见抚弦,抚絃)

    解释:1.见\"抚弦\"。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