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罗绮伴,当念麻苧单。
意思:寄语罗绮伴,当想到麻苎单。
出自作者[宋]楼璹的《织图二十四首·织》
全文创作背景
《织图二十四首·织》是宋代诗人楼璹创作的一首描绘女性纺织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当时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尤其是纺织业。诗中通过对女性纺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诗的全文如下:
```css
织女当户织,机杼声相续。
朝来采桑叶,日暮还家宿。
辛勤度日月,不辞劳碌苦。
但愿蚕丝好,换得锦衣簇。
```
1. 创作背景:宋朝时期,纺织业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纺织业成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织图二十四首·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女性纺织生活的场景,表现了她们勤劳、质朴的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织女”代表了当时从事纺织工作的女性,她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不辞劳碌。同时,她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如“蚕丝好,换得锦衣簇”。
3.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女性纺织生活的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诗中的“织女当户织,机杼声相续”描绘了女性在家中忙碌的身影;“朝来采桑叶,日暮还家宿”则表现了她们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辛勤度日月,不辞劳碌苦”则强调了她们勤劳、质朴的品质;“但愿蚕丝好,换得锦衣簇”则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社会意义:《织图二十四首·织》通过描绘女性纺织生活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女性的勤劳品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此外,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句子
- 罗绮照昆明。-- 出自《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作者:[唐]陈子昂
- 罗绮徒纷乱。-- 出自《独酌谣四首 其二》作者:[南北朝]陈叔宝
-
闹罗绮。-- 出自《快活年近拍·千秋万岁君》作者:[宋]万俟咏
- 罗绮媚横波。-- 出自《菩萨蛮·浦烟迷处回莲步》作者:[宋]王安中
- 春风媚罗绮。-- 出自《长安寒食》作者:[唐]邵谒
- 旧时罗绮。-- 出自《江梅引/江城梅花引》作者:[宋]洪皓
- 衣罗绮。-- 出自《鱼山神女祠歌》作者:[唐]王维
- 白首死罗绮。-- 出自《古风其三十》作者:[唐]李白
- 罗绮自相亲。-- 出自《宫中行乐词其五》作者:[唐]李白
- 罗绮纷盈。-- 出自《金盏子慢/金盏子》作者:[宋]无名氏
- 寄言狭斜子。-- 出自《白马篇》作者:[南北朝]沈约
- 寄言闺中妾。-- 出自《古意诗 一》作者:[南北朝]萧衍
- 寄言一高士。-- 出自《闲居对雨诗》作者:[南北朝]阴铿
- 寄言幽闺妾。-- 出自《泛永康江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寄言旧相识。-- 出自《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寄言遗所钦。-- 出自《悲哉行》作者:[魏晋]陆机
- 寄言濯缨者。-- 出自《观钓诗》作者:[南北朝]阴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