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庚子除夕》 零雨一冬无半寸,浊流五斗直三钱。

零雨一冬无半寸,浊流五斗直三钱。

意思:阵雨一冬没有半寸,浊流五斗值三钱。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庚子除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纷纷祀灶与禳田,共送残年祝有年》是一首对现实进行深刻批判的诗,它通过对祭灶、禳田、雨灾、民穷、戍边等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联“纷纷祀灶与禳田,共送残年祝有年”,诗人通过描述人们纷纷祭灶、禳田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在艰难时世中求生存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丰收有年的朴素愿望的认同和共鸣。 颔联“零雨一冬无半寸,浊流五斗直三钱”,诗人通过描绘雨灾给农民带来的苦难,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雨水持续一个冬天都没有半寸,而浊流却能以五斗的价格买得三钱的浊水,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义。 颈联“黄金尽地难充贡,白骨如山尚戍边”,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和贫困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即使黄金用尽,也无法满足贡品的需要,而白骨如山的人们还要继续戍边,这种描述展现了战争和贫困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尾联“怪杀虚堂儿女辈,邀人守岁恼人眠”,诗人通过描绘虚堂儿女们邀请人守岁,表达了对他们的无奈和同情。守岁是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而进行的传统活动,然而在诗人看来,虚堂儿女们的守岁行为却让人烦恼,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通过对祭灶、雨灾、民穷、戍边等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同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和不幸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人民的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纷纷祀灶与禳田,共送残年祝有年。
零雨一冬无半寸,浊流五斗直三钱。
黄金尽地难充贡,白骨如山尚戍边。
怪杀虚堂儿女辈,邀人守岁恼人眠。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浊流

    读音:zhuó liú

    繁体字:濁流

    英语:suspension current

    意思:(浊流,浊流)

     1.水流变得混浊。亦指混浊的水流。
      ▶《后汉书•臧宫传》:“斩首溺死

  • 零雨

    读音:líng yǔ

    繁体字:零雨

    意思:慢而细的小雨。
      ▶《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孔颖达疏:“道上乃遇零落之雨,其濛濛然。”
      ▶高亨注:“零雨,又慢又细的小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