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世音赞六首》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意思:万丈峰前撒手过,观音还有异人吗。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世音赞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观音菩萨的赞歌,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圣慈悲愿观自在”,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他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人们心中的救世主和保护神。 “小白花山住道场”则描绘了观音菩萨在小白花山的道场,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道场和灵性的敬仰之情。 “海漩三昧觉澄圆”一句,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智慧和觉性,他的智慧如同海洋的漩涡一样深邃,他的觉性如同圆月一样明亮。 “三十二应施无畏”则表达了观音菩萨能够化身三十二种不同的形象,为众生解除痛苦和烦恼,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的赞美之情。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则表达了众生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们愿意跟随观音菩萨,放下自己的识见和执着,跟随观音菩萨修行,达到解脱和超越的境界。 最后“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表达了众生对观音菩萨的信任和敬仰之情,他们相信观音菩萨会带领他们度过难关,达到解脱和超越的境界,他们相信观音菩萨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内心的觉悟和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众生对观音菩萨的信任和感激之情。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让人感受到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慈悲愿观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撒手

    读音:sā shǒu

    繁体字:撒手

    短语:失手

    英语:let go

    意思:
     1.松手。
      ▶《杨家将》第十九回:“﹝军校﹞拖焦赞转至后面墙角边。
      

  • 观音

    读音:guān yīn

    繁体字:觀音

    英语:Kwan-yin

    意思:(观音,观音)
    即观世音。
      ▶唐时避太宗·李世民讳,省称观音。
      ▶唐·张说《观音菩萨像颂》:“我闻上古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