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白云寺清师琴》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意思:昭君告别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出自作者[宋]朱继芳的《听白云寺清师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寺沉沉昼日长》是一首对古寺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清幽环境的喜爱。 首联“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描绘了古寺的宁静和僧房的清静,给人一种深深的宁静感。而“泠然清响”则形象地表达了寺庙中清脆的钟声在僧房中回荡的情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颔联“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的感慨。昭君的离别和苏武的归来形成鲜明对比,昭君的美丽和苏武的坚韧不屈都体现了人生的多面性。 颈联“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吾肠”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和炭冰的无端牵挂,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这一联用词巧妙,富有哲理意味。 尾联“老来却爱虚檐外,雨滴梧桐一味凉”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的喜爱,他喜欢在虚檐外聆听雨滴梧桐的声音,感受其中的清凉。这一句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寺沉沉昼日长,泠然清响发僧房。
昭君别去颜如玉,苏武归来鬓已霜。
山水无端言尔志,炭冰何事置吾肠。
老来却爱虚檐外,雨滴梧桐一味凉。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昭君

    读音:zhāo jūn

    繁体字:昭君

    意思: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元帝宫人。
      ▶竟宁元年,匈奴·唿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