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余思。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余思。

意思:寥寥歌唱声,千古空我想。

出自作者[宋]吴儆的《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能吏、俗吏的批判和对淳朴、清廉的官员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和治民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那些“深刻”、“谨毫釐”的能吏,他们对待事务精细入微,追求效率和精确性。然而,这种追求往往导致他们忽视事物的本质,只关注眼前的期限和文书工作,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这种“羁縻”式的处理方式,虽然满足了短暂的期限和表面的秩序,但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也无法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接着,诗中提到了那些“还淳山水邑”的官员,他们有着清廉、淳朴的品质和自然、清新的气质。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与人民建立深厚的感情。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 诗中还表达了对读书和治民的追求。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事务。同时,只有真正关心人民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真正理解和关心人民的人的赞扬。他们不仅有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观念,而且有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们能够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能吏、俗吏的批判和对淳朴、清廉官员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和治民的追求和对那些真正关心人民的人的赞扬。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余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已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
学道则爱人。

关键词解释

  • 空余

    读音:kòng yú

    繁体字:空餘

    意思:(空余,空余)
    犹空闲。如:他一有空余时间就帮助里弄搞工作。

    造句:空余时间是争取到的,而不是现成的。对Microsoft P

  • 寥寥

    读音:liáo liáo

    繁体字:寥寥

    英语:very few

    意思:
     1.空虚貌。
      ▶《吕氏春秋•情欲》:“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沈滞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弦歌

    读音:xián gē

    繁体字:弦歌

    英语: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意思:(参见絃歌)

     1.依琴瑟而咏歌。

  • 余思

    读音:yú sī

    繁体字:餘思

    意思:(余思,余思)

     1.事后或身后留下来的思念。
      ▶《鬼谷子•本经阴符》:“缀去者,谓缀己之繫言,使有余思也。”
     
     2.指思念前人、前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