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阳登览呈王中甫使君》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

意思:大别山头看大禹的遗迹,楚波亭上望见吴台。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汉阳登览呈王中甫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是一首对西州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西州城郭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西州的地理环境、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出西州的壮丽和魅力。 首联“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西州城郭的规模虽小,但江汉大江的壮丽景象令人惊叹。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西州的敬仰之情。 颔联“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诗人通过描绘大别山和楚波亭的景象,表达了对西州历史文化的敬意。大别山是古代大禹治水的遗迹,楚波亭则是西州的历史名胜,诗人在此登高远望,不禁感慨万千。 颈联“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诗人通过描绘萧萧修竹和漠漠平沙的景象,表达了对西州自然风光的赞美。这一联以景抒情,通过描写萧瑟的竹林和雁群飞过的平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尾联“五马相邀共登览,欲酬秋兴费诗材”,诗人邀请友人一同登高远望,表达了对西州的热爱之情。诗人感慨秋天的来临,想要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西州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邀请。 整首诗通过对西州的地理环境、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西州的壮丽和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西州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历史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
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
五马相邀共登览,欲酬秋兴费诗材。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楚波

    读音:chǔ bō

    繁体字:楚波

    意思: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 大别

    读音:dà bié

    繁体字:大別

    英语:Dabei

    意思:(大别,大别)

     1.长别。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序:“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

  • 山头

    读音:shān tóu

    繁体字:山頭

    英语:(n) mountain top

    意思:(山头,山头)

     1.山的上部;山顶。
      ▶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 吴台

    读音:wú tái

    繁体字:吳檯

    解释:1.指春秋吴王阖闾(一说夫差)所筑之姑苏台(在江苏吴县西南)。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