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怀净土诗(八首。原一百十首)》 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意思:最喜欢这个时候可以停下来,弥陀哪里不流形。

出自作者[明]楚石梵琦的《怀净土诗(八首。原一百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佛教信仰和场景的诗,通过描绘山云、水声、石虎、泥人等形象,表达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敬仰。 首先,诗的开头“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和流水,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气氛,使人联想到佛教的清净和寂静。同时,“共说西方一卷经”也暗示了佛教信仰的核心——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和吸引力。 接着,“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先往树间听”,通过描绘石虎在岩石上啸叫、泥塑的人在树间倾听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神秘和敬畏的感觉。这种描绘也反映了佛教信仰中的超自然和神秘元素。 “风飘阳焰随波散,雨浥空花逐蒂零”,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佛教信仰中的佛法、佛像比作阳焰(即虚幻的光焰)和空花(即虚无的花朵),随着风和雨的吹拂而消散,进一步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畏和向往。 最后,“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表达了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敬仰,认为在这里停留是值得的,而弥陀(即阿弥陀佛)的佛光无处不在,进一步强调了佛教信仰的普遍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
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先往树间听。
风飘阳焰随波散,雨浥空花逐蒂零。
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

关键词解释

  • 弥陀

    读音:mí tuó

    繁体字:彌陀

    意思:(弥陀,弥陀)
    阿弥陀佛的省称。意译为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之主。与释迦、药师并称三尊。
      ▶北齐·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愿西遇弥陀,上征兜率。”
      ▶宋·

  • 流形

    读音:liú xíng

    繁体字:流形

    英语:manifold

    意思:
     1.谓万物受自然之滋育而运动变化其形体。
      ▶《易•干》:“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高亨注:“流形谓

  • 极乐

    读音:jí lè

    繁体字:極樂

    意思:(极乐,极乐)

     1.尽情娱乐。
      ▶汉·枚乘《梁王兔园赋》:“游观西园,从容安步。斗鸡走兔,俯仰钓射。煎熬炰炙,极乐到暮。”
      ▶晋·成公绥《啸赋》:“摠八

  • 此时

    读音:cǐ shí

    繁体字:此時

    英语:now

    意思:(此时,此时)
    这时候。
      ▶《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