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之湖南》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意思:湘水一万多里,老师在芳草出生。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僧之湖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游山玩水生活的诗。下面我将从各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描绘了湘水的辽阔,以及诗人游山玩水的决心。湘水是湖南的一条著名河流,诗人选择在此游历,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芳草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描述了诗人游历中的一种情景,即登山乞食后,没有同伴的独自云游。这体现了诗人的独立和坚韧,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处之。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春雨洒落,花儿凋零,春天的耕牛在雾中耕作。这种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耕耘的必要。 最后,“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他不知道今晚能否看到月亮,在哪里能听到猿啼之声。这种迷茫和孤独,既是他游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游历生活,展现了诗人的坚韧、独立、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
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
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湘水

    读音:xiāng shuǐ

    繁体字:湘水

    意思:即湘江。
      ▶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杜甫《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鲁迅《湘灵歌》:“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游芳

    读音:yóu fāng

    繁体字:游芳

    意思:(游芳,游芳)
    游玩赏花。
      ▶宋·方岳《闻雨》诗:“游芳要非老者事,幽意自属山人家。”
      ▶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拖带春香遣闷,后花园里游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