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赠惠南禅师》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意思:庭前柏树祖师意愿,风幡竿上仁慈的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戏赠惠南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方式。 首先,诗中提到了“佛子禅心若苇林”,苇林是自然界中一种细小而坚韧的植物,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这里用苇林来比喻禅修者的内心,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坚韧和纯净,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此门无古亦无今”表达了禅宗的修行之道是没有历史和时间的束缚,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它强调了禅修者应该超越过去的经验和记忆,摆脱现在的束缚,追求未来的解脱。 “庭前柏树祖师意”则表达了禅宗的传承和修行方式。庭前柏树是禅宗修行场所的常见元素,象征着禅修者的修行之路。祖师意指的是禅宗的先祖们的教诲和精神传承,表达了禅修者应该遵循先祖的教诲,传承禅宗的精神。 “竿上风幡仁者心”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风幡是禅宗修行场所的另一常见元素,它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无常和变化。仁者心则指的是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他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理解万物的本质和意义。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的慈悲和智慧。甘露味指的是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它让万物都得以滋润和成长。海潮音则象征着宇宙的声音,它让人们听到了生命的和谐和宇宙的秩序。 最后,“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寂静。胡床是坐具,默坐则是禅修的方式。不须说则表示禅修者不需要言语和概念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他们只需要静静地坐下来,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和领悟生命的真谛。拨尽寒灰劫数深则表示禅修者通过拨动心中的寒灰,去理解生命的无常和变化,从而深入到劫数的深处,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子禅心、庭前柏树、风幡等意象,表达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方式。它强调了超越时空、慈悲智慧、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上风

    读音:shàng fēng

    繁体字:上風

    英语:upper hand

    意思:(上风,上风)

     1.指风颳来的那个方向。
      ▶《庄子•天运》:“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

  • 仁者

    读音:rén zhě

    繁体字:仁者

    英语:benevolence person

    意思:
     1.有德行的人。
      ▶《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 祖师

    读音:zǔ shī

    繁体字:祖師

    短语:神人

    英语: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意思:(祖师,祖师)

     1.创立某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