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意思:庭前柏树祖师意愿,风幡竿上仁慈的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戏赠惠南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方式。
首先,诗中提到了“佛子禅心若苇林”,苇林是自然界中一种细小而坚韧的植物,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这里用苇林来比喻禅修者的内心,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坚韧和纯净,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此门无古亦无今”表达了禅宗的修行之道是没有历史和时间的束缚,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它强调了禅修者应该超越过去的经验和记忆,摆脱现在的束缚,追求未来的解脱。
“庭前柏树祖师意”则表达了禅宗的传承和修行方式。庭前柏树是禅宗修行场所的常见元素,象征着禅修者的修行之路。祖师意指的是禅宗的先祖们的教诲和精神传承,表达了禅修者应该遵循先祖的教诲,传承禅宗的精神。
“竿上风幡仁者心”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风幡是禅宗修行场所的另一常见元素,它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无常和变化。仁者心则指的是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他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理解万物的本质和意义。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的慈悲和智慧。甘露味指的是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它让万物都得以滋润和成长。海潮音则象征着宇宙的声音,它让人们听到了生命的和谐和宇宙的秩序。
最后,“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和寂静。胡床是坐具,默坐则是禅修的方式。不须说则表示禅修者不需要言语和概念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他们只需要静静地坐下来,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和领悟生命的真谛。拨尽寒灰劫数深则表示禅修者通过拨动心中的寒灰,去理解生命的无常和变化,从而深入到劫数的深处,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子禅心、庭前柏树、风幡等意象,表达了禅宗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方式。它强调了超越时空、慈悲智慧、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