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栎下先生》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意思:吟成梁甫徒增感慨,我遇到钟期不嫌晚。

出自作者[清]吴嘉纪的《答栎下先生》

全文创作背景

《答栎下先生》是清朝诗人吴嘉纪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吴嘉纪生活在清朝初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和社会的不公,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答栎下先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栎下先生的回信,通过描述农夫的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的反抗精神和民族气节,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综上所述,《答栎下先生》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清朝初期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困苦的反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穷冬伏枕何人问?
栎下先生寄我诗。
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
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
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
作者介绍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原泰州安丰场)。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关键词解释

  • 成梁

    读音:chéng liáng

    繁体字:成梁

    意思:修建桥梁。
      ▶《国语•周语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韦昭注:“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
      ▶清·曾国藩《新宁刘君墓碑铭》:“乡里除道成梁,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梁甫

    读音:liáng fǔ

    繁体字:梁甫

    意思:见“梁父”。

    解释:1.见\"梁父\"。

    造句:寻拜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即所谓“祭泰山而禅梁甫”。”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