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农难》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意思:恶草不是所殖,嘉禾共一田。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农难》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农事为题材,通过对稂莠、嘉禾的比喻,表达了对贤愚不辨、是非混淆的社会的批评。 首联“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以稂莠与嘉禾并生来比喻社会上贤愚不分、好坏同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质疑。 颔联“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老农厌恶这种不分是非的状况,就像庄稼被杂草侵蚀一样,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颈联“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用管蔡和盗跖的例子来比喻那些表面相似但本质不同的事物,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尾联“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对勤劳的农民表示赞美,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取舍得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 整首诗以农事为载体,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
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嘉禾

    读音:jiā hé

    繁体字:嘉禾

    英语:Jiahe

    意思:
     1.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徵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

  • 稂莠

    读音:láng yǒu

    繁体字:稂莠

    英语:weeds and grass

    意思:泛指对禾苗有害的杂草。常比喻害群之人。
      ▶《国语•鲁语上》:“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 非所

    读音:fēi suǒ

    繁体字:非所

    意思: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
      ▶《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
      ▶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