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槐庄渡口》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意思:烟云飘动树模糊,一岸人家带夕阳。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槐庄渡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欲上高原便回音,可怜风物似吾乡》描绘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之情。 首句“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描绘了飘浮在空中的云雾,使得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岸边的人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云烟、树木、人家和夕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 “欲上高原便回音,可怜风物似吾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之情。诗人想要登上高原,却发现这里的风物与故乡相似,让他感到十分亲切。这里的“回音”和“风物”都是对故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景色和情感相互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和故乡的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感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和故乡的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欲上高原便回音,可怜风物似吾乡。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飘泊

    读音:piāo bó

    繁体字:飄泊

    英语:drift

    意思:(飘泊,飘泊)

     1.指船只飘流停泊。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煇顷在泰州,偶倭国有一舟飘泊在境上。”

  • 云烟

    读音:yún yān

    繁体字:雲煙

    短语:烟雾

    英语:cloud and mist

    意思:
     补证条目
    亦作“云烟”。1.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东魏《净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