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康值雨》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

意思:平时不认识庐山面,绿色山峰横云望中出现。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南康值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首联描绘了沙滩上涨起的雪花和清澈的江水,以及阳光照在水花上鳞鳞闪光的景象。颔联则形象地描绘了五老峰高耸入云,山峰峭壁如玉雕琢,给人以震撼之感。颈联则以云雾、飞泉、瀑布等景象来进一步烘托出庐山的壮美,表现出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 诗中还通过描写一夜暴雨、江水奔腾、牛马被淹等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力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希望通过神游八荒之外,达到心灵澄明的境界。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
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
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
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
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
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炯炯宜先通。
未须勒移却俗驾,会应一洗尘寰空。
寄言归侍壶丘子,他日来游当御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中见

    读音:zhōng jiàn

    繁体字:中見

    意思:(中见,中见)
    指中见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每众人多是地方中见。”
      ▶清·李渔《慎鸾交•赠妓》:“喜得有个中见,老兄若不信,只问贵相知便了。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