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七赴西军》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意思:
我也赴京国,为什么要献凯旋。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送陈七赴西军》
全文赏析
① 国:一作“阙”。
相关句子
曰余亦支离。
-- 出自《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余亦从此去。
-- 出自《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作者:[唐]王维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出自《宿王昌龄隐居》作者:[唐]常建
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 出自《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作者:[唐]张继
灵津水清浅,余亦慕修航。
-- 出自《蒲门戍观海作》作者:[唐]陈陶
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 出自《涟上别王秀才》作者:[唐]高适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 出自《夜泊牛渚怀古》作者:[唐]李白
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 出自《都下送辛大之鄂》作者:[唐]孟浩然
我时捧檄赴京渚,放浪江湖一浮蚁。
-- 出自《寄游定夫》作者:[宋]杨时
君家倾国何时见?
-- 出自《次韵王浚明咏新居木犀》作者:[宋]范成大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
-- 出自《杂兴》作者:[宋]张镃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 出自《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作者:[唐]卢纶
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
-- 出自《送斯立入京》作者:[宋]晁说之
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
-- 出自《宝鸡县张仙洞中长歌行次壁间谢高泉韵》作者:[明]赵贞吉
入京当献赋,封事更闻天。
-- 出自《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作者:[唐]李嘉祐
何当献赋论迁鼎,便欲抛官学种瓜。
-- 出自《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作者:[宋]杨亿
女三为粲当献王,三珍同盘乃得尝。
-- 出自《再答景叔》作者:[宋]黄庭坚
我有新曲名紫芝,会当献之凤凰池。
-- 出自《太上虚皇黄庭经句法十篇寿赵师》作者:[宋]程珌
破贼凯还归。
-- 出自《菩萨蛮·一心唯欲南园去》作者:[宋]邓肃
凯还吹落桃花风,捷书
-- 出自《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作者:[宋]吴泳
宣又召,凯还簇簇,要见寿觞举。
-- 出自《归朝歌》作者:[宋]刘辰翁
将坛义府平生事,早立边功振凯还。
-- 出自《王尚食知凤翔》作者:[宋]杨亿
一言有补天颜动,全胜三军贺凯还。
-- 出自《绝句二首》作者:[宋]吕希哲
诗句原文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凯还
读音:
kǎi hái
繁体字:
凱還
意思:
(凯还,凯还)
犹凯旋。胜利归来。
▶宋·曾巩《军功制三》:“夫军赏之行速,则众劝。是用进尔之秩以激士心,尚有不次之恩,以待凯还之喜。”
▶《辽史•圣宗纪八》:
凯还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