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乐府鸟衣怨》 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

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

意思:张旭很笑,自认为没有人和。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乐府鸟衣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意味的诗,通过对绣佛、斋戒、蒲团、酒垆、张颠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的“绣佛长斋,半生枉伴蒲团过”描绘了诗人虔诚的信仰和清苦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绣佛”象征着信仰和修行,而“长斋”则表明诗人对饮食的严格控制,体现了他的自律和坚韧。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看似苦行,但诗人却认为这是他半生中唯一正确的选择,表达了他对信仰的坚定执着。 “酒垆横卧。一蹴虚空破”则是对诗人生活的另一面描绘。这里的“酒垆”象征着酒,是诗人生活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他寻求解脱和放松的方式。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并不能真正地解脱和超越,只有通过“一蹴虚空破”,即通过修行和悟道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是对书法家张旭的描绘。张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名。诗人在此借用张颠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书法上的追求和自谦。他认为自己虽然也爱好书法,但与张颠相比,还差得很远,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最后,“还知么。醉乡天大。少个神仙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在醉乡中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那里没有世俗的束缚和困扰,只有自由和宁静。他渴望成为那个世界中的神仙,与世无争,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通过描绘绣佛、斋戒、酒垆、张颠等意象,诗人展示了他的信仰、追求和人生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佛长斋,半生枉伴蒲团过。
酒垆横卧。
一蹴虚空破。
颇笑张颠,自谓无人和。
还知么。
醉乡天大。
少个神仙我。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张颠

    读音:zhāng diān

    繁体字:張顛

    意思:(张颠,张颠)
    相传唐着名草书家张旭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张颠。
      ▶唐·李白《草书歌行》:“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唐·张怀瓘《书断•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