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意思:绛侯百万军队,还怕信纸背面。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韩子华石淙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情壮志的将领,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率领百万大军作战,但仍畏惧书牍背后的阴谋诡计。诗人对这个将领抱有绝妙的见识和坚毅的魄力,能够镇定自若地应对危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断追求,以及内心的不安和归宿感的缺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辞藻华丽,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従,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余苍桧。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绛侯

    读音:jiàng hòu

    繁体字:絳侯

    意思:(绛侯,绛侯)
    汉·周勃以布衣从高祖定天下,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勃为人朴质敦厚,高祖以为可托大事。
      ▶高祖崩,勃与陈平定

  • 百万

    读音:bǎi wàn

    繁体字:百萬

    短语:

    英语:millions

    意思:(百万,百万)
    形容数目极大。
      ▶《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

  • 牍背

    读音:dú bèi

    繁体字:牘背

    意思:(牍背,牍背)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
      ▶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