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漠北词三首》 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意思:委羽山横塞北天,学习飞雏雁夕阳边。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漠北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匈奴岁岁无争战,白马黄驼傍草眠。》是一首描绘委羽山壮丽景色的诗篇,同时也隐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描绘了委羽山的壮阔景象,山峰横亘在塞北的天空之下,而夕阳中,新生的雁雏正学习飞翔。这句诗以委羽山的雄伟,对比雁雏初学的稚嫩,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主题——生命的成长和学习。 “匈奴岁岁无争战,白马黄驼傍草眠。”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和平的景象,匈奴人每年不再争战,只依草傍水而眠。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向往和平,也暗示了委羽山的神奇力量,使得周边的人们愿意放下争斗,选择和平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委羽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雁雏成长、匈奴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委羽山成为了诗人笔下和平、生命成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以景见情,通过对委羽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委羽山横塞北天,学飞雏雁夕阳边。
匈奴岁岁无争战,白马黄驼傍草眠。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塞北

    读音:sài běi

    繁体字:塞北

    英语:north to the Great Wall; beyond the Great Wall

    意思: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后汉书•袁安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