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云寺》 离家已感游僧似,报国何容野鹤翔?

离家已感游僧似,报国何容野鹤翔?

意思:离开家已经感游僧似,报国家怎么能野鹤飞翔?

出自作者[现代]老舍的《白云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里愁思草不芳》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政治抱负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离愁、报国之志和愤世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万里愁思草不芳,青山碧血两茫茫。”就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悲愤。青山如碧,血色的草却失去了生机,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悲痛。 “离家已感游僧似,报国何容野鹤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报国无门的无奈和痛苦。他感到像游僧一样漂泊无依,却又无法像野鹤一样自由飞翔,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年月有碑仍帝宋,诗歌愤世岂师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愤慨。他以历史的碑文为鉴,指出国家的命运已经走向了衰败之路。他的诗歌并非为了模仿唐诗的优美,而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愤世之情。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清醒认识。 最后,“松花欲坠白云杳,一点佛心判贼王。”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决心和信念。松花飘落,白云杳杳,象征着变化和新生。而诗人内心的佛心,已经决定了要与贼王决一死战,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痛苦、无奈、决心和信念。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政治抱负的诗篇,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强大和坚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愁思草不芳,青山碧血两茫茫。
离家已感游僧似,报国何容野鹤翔?
年月有碑仍帝宋,诗歌愤世岂师唐?
松花欲坠白云杳,一点佛心判贼王。
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关键词解释

  • 野鹤

    读音:yě hè

    繁体字:野鶴

    意思:(野鹤,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

  • 报国

    读音:bào guó

    繁体字:報國

    英语: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意思:(报国,报国)
    为国家效力尽忠。
      ▶

  • 游僧

    读音:yóu sēng

    繁体字:游僧

    意思:(参见游僧)
    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
      ▶宋·陆游《兰亭道上》诗之二:“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有游僧至山寺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