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书目》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意思:难道是通达的儒者广博而缺乏要领,三万牙签也太虚弱。

出自作者[宋]王柏的《题书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学识渊博但善于取舍的读书人的。 首句“博而寡要岂通儒”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读书人的初步印象。这里的“博”意味着他广泛阅读,涉猎广泛,对各种知识都有所了解;而“寡要”则暗示他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消化,这可能意味着他虽然知识丰富,但可能没有深入理解其中的精髓。因此,“岂通儒”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初步质疑,是否他真的算得上一个通儒(即博学多才的儒者)。 接下来的“三万牙签亦太虚”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读书人的藏书之多,用“三万牙签”形容其藏书之丰富,暗示他是一个热爱阅读、知识丰富的人。然而,“亦太虚”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批评,尽管藏书丰富,但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就如同空虚的太空,未免浪费。 第三句“一编论语用不尽”是对这位读书人的转变描述,他开始深入阅读,并真正理解并消化《论语》中的知识,这表明他开始真正理解并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最后一句“世间何必许多书”则是对读书过多、知识过杂的反问,提醒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读书,不要被过多的书籍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这位读书人的学识渊博和善于取舍,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读书。诗人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表达了对读书和知识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关键词解释

  • 博而寡要

    读音:bó ér guǎ yào

    词语解释

    博而寡要[ bó ér guǎ yào ]

    ⒈  谓涉及面很广,但不能把握其关键和要点。

  • 太虚

    读音:tài xū

    繁体字:太虛

    英语:great void; the universe

    意思:(太虚,太虚)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崑崙,

  • 通儒

    读音:tōng rú

    繁体字:通儒

    英语:erudite scholar; a man of prodigious learning

    意思: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尉缭子•治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