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

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

意思:一条小溪才能顺一溪湾,一尺才不过一丈还。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一溪流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一溪才顺一溪湾”,诗人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溪流的走向,一条溪水潺潺流淌,时而平直,时而弯弯曲曲。诗人通过“一溪”二字,让人想象到这条溪流的宁静和清澈,而“顺”和“湾”则让人感受到它的流动不息。 次句“一尺才过一丈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溪水的深度和变化。每一尺的深度,都似乎预示着下一尺的宽度。这种对水流变化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船子已愁箭括水”,诗人通过使用“船子”这一形象,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船子在面对湍急的水流时,已经感到忧虑和不安,这种情感通过“箭括水”这一比喻,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最后一句“儿童又指帽儿山”,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动作和表情,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儿童的好奇和兴奋,让原本静谧的自然景象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趣味。同时,“帽儿山”的描绘也让人联想到山水的自然之美,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一溪流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人通过对水流变化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
船子已愁箭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 溪湾

    读音:xī wān

    繁体字:溪灣

    意思:(溪湾,溪湾)
    指溪水弯曲处。
      ▶唐·李贺《昌谷诗》:“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
      ▶唐·许浑《溪亭》诗之一:“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
      ▶清·金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