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歌子·梅夏暗丝雨》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意思:梅夏暗丝雨,小麦秋扇浪风。

出自作者[宋]万俟咏的《南歌子·梅夏暗丝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是一首描绘季节和气候的美丽诗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感受。 首先,诗中描绘了梅雨季节和夏季的景象,用“丝雨”和“扇浪风”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述梅雨和夏季的风。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芦苇和黍的成熟,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次,诗中的“香芦结黍”暗示了端午节的到来,而“五日”则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让人想起了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都已逝去,只有孤独的自己面对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感受,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 最后,“与谁同”这个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和气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作者介绍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关键词解释

  • 丝雨

    读音:sī yǔ

    繁体字:絲雨

    意思:(丝雨,丝雨)
    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周彦晖《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俞国贤《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

  • 麦秋

    读音:mài qiū

    繁体字:麥秋

    英语:wheat harvest season

    意思:(麦秋,麦秋)

     1.麦熟的季节。通指农历四、五月。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

  • 梅夏

    读音:méi xià

    繁体字:梅夏

    意思:指初夏。因梅熟于夏初,故称。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喜麦秋之有登,玩梅夏之无事。”
      ▶宋·苏轼《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二:“雨细方梅夏,风

  • 秋扇

    读音:qiū shàn

    繁体字:秋扇

    意思:
     1.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