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元日七言二首》 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

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

意思:懊恼西边的田地春事动,渐渐难以为国家承担翻犁锄。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元日七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后,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久辞两禁归民伍,遥想群仙谒帝居”,诗人回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经历,从曾经的官场生活转变为为民服务的伍民,但心中仍对过去的官场生活充满怀念和向往。诗人用“群仙谒帝居”来比喻官场生涯的辉煌和荣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留恋和不舍。 颔联“少有人临雀罗者,未知谁饮兽樽欤”,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去,发现自己在官场中很少有人遇到困境,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诗人用“少有人临雀罗者”来表达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中人情冷漠的感叹。而“未知谁饮兽樽欤”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官场生涯中那些成功人士的疑惑和不解。 颈联“向来不晓京房易,老去粗通氾胜书”,诗人反思自己的学问和技能,发现自己对于过去的学问已经不再熟悉,而对于新的学问又缺乏深入的了解。诗人用“不晓京房易”来表达自己对过去学问的遗忘和疏远,而“粗通氾胜书”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新学问的尝试和努力。 尾联“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官场生涯的懊恼。诗人用“懊恼西畴春事动”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涯的无奈和遗憾。而“渐难为国荷犂锄”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技能的反思和尝试。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辞两禁归民伍,遥想群仙谒帝居。
少有人临雀罗者,未知谁饮兽樽欤。
向来不晓京房易,老去粗通氾胜书。
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春事

    读音:chūn shì

    繁体字:春事

    意思:
     1.春耕之事。
      ▶《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宋·王初寮《履道像州上元

  • 西畴

    读音:xī chóu

    繁体字:西疇

    意思:(西畴,西畴)
    西面的田畴。泛指田地。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宋·陆游《遣兴》诗:“老病岂堪常作客,梦寻归路傍西畴。”

  • 懊恼

    读音:ào nǎo

    繁体字:懊惱

    短语:烦扰 烦躁 愤懑 堵 烦闷 坐卧不安 烦 抑郁 闷 苦闷 苦于 憋气 沉闷 窝囊 心烦 不快 沉郁 憋

    英语:vexed

    <
  • 难为

    读音:nán wéi

    繁体字:難為

    短语:窘 作梗 作难 过不去 拿

    英语:be a hard job to

    意思:(难为,难为)
    I
    不易做到;不好办。

  • 犂锄

    读音:lí chú

    繁体字:犂鋤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