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 花明戟户春常寂,鸟识雕楹昼自喧。

花明戟户春常寂,鸟识雕楹昼自喧。

意思:花第二戟户春季常寂,鸟认识雕柱白天从喧闹。

出自作者[明]屠应埈的《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

全文创作背景

**《春日过瀛海公第有感》是明朝诗人屠应埈在明朝灭亡后所作**。具体的创作年份不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京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明朝初期和南明小朝廷也都定都于此。然而,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南京,进行了一场掳掠烧杀的大屠杀。十几年后,诗人屠应埈北游至南京,寓居于此,深感六朝如走马灯般的更迭和亡国之痛。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对明朝及南明亡国的慨叹和哀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家楼阁映朱轩,犹见沙堤接禁垣。
有剑只惭吴季子,无人重过赵平原。
花明戟户春常寂,鸟识雕楹昼自喧。
试看五侯歌舞地,玉台金埒锁黄昏。

关键词解释

  • 戟户

    读音:jǐ hù

    繁体字:戟戶

    意思:(戟户,戟户)

     1.贵家门户,显贵之家。
      ▶唐·高适《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唐·张继《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诗:“寂寂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