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於身外较精粗。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於身外较精粗。

意思:只有向内心源识别背走,难道在身体外较精粗。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和徐魏叔见寄三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独向心源识背趋,岂于身外较精粗。凄其下视人间世,朝市区区地一夫》。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篇。 首句“独向心源识背趋”,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内心世界的态度和行为。这里的“心源”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深处,是诗人自我反思和审视的地方。“识背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识的深化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在世界的重视和探索。 第二句“岂于身外较精粗”,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在世界的态度。这里的“精粗”可以理解为事物的精细与粗糙,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美好与丑陋。诗人表示,他不会在身外世界中寻求事物的精粗,而是专注于自我内在世界的探索。 第三句“凄其下视人间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悲凉之情。“下视”表示诗人从高处向下看,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俯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而“人间世”则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否定。 最后一句“朝市区区地一夫”,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朝市”可以理解为繁华的城市,“区区”则表示小而狭窄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独自面对内心世界,不追求外在世界的精粗,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和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於身外较精粗。
凄其下视人间世,朝市区区地一夫。

关键词解释

  • 心源

    读音:xīn yuán

    繁体字:心源

    意思: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元稹《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邵雍《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
      ▶清

  • 身外

    读音:shēn wài

    繁体字:身外

    意思:自身之外。
      ▶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 独向

    读音:dú xiàng

    繁体字:獨曏

    造句:

  • 精粗

    读音:jīng cū

    繁体字:精粗

    意思:亦作“精麤”。
     
     1.细微和粗大。
      ▶《礼记•乐记》:“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郑玄注:“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