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阁使新种洛花》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意思: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丽占春风。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李阁使新种洛花》

全文创作背景

《李阁使新种洛花》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却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压力。蔡襄本人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因此他对政治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其次,蔡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诗中,他以洛阳牡丹为题材,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前两句“洛阳城东桃李树,春风吹过绿如烟。”描绘了春天洛阳城东的美景,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春风吹过,满城绿意盎然。这里的“桃李树”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谁知此地有神仙,种得牡丹千万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牡丹的赞美。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荣华。诗人认为,洛阳这个地方因为有牡丹的存在,仿佛拥有了神仙般的美好。 最后一句“玉楼金阙应无数,只恨无计报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忧虑。诗人认为,虽然洛阳牡丹美丽无比,但现实中的政治压迫使得人们无法享受到这种美好。这里的“玉楼金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青天”则象征着正义和公平。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无奈地抒发内心的愤懑。 总之,《李阁使新种洛花》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牡丹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心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浓艳

    读音:nóng yàn

    繁体字:濃艷

    英语:rich and gaudy

    意思:(参见浓艷,浓艳)

    近义词: 妖艳、鲜艳、浓妆、娇滴滴

    反义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堂下

    读音:táng xià

    繁体字:堂下

    意思:
     1.宫殿、厅堂阶下。
      ▶《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

  • 朱阑

    读音:zhū lán

    繁体字:朱闌

    意思:(朱阑,朱阑)
    同“朱栏”。
     《宋史•舆服志一》:“四面拱斗,外施方镜,九柱围以朱阑,中设御坐。”
      ▶明·高启《鹿》诗:“云山别却啣芝侣,来向朱阑花下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