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李阁使新种洛花》

堂下朱阑小魏红,一枝浓艳占春风。
新闻洛下传佳种,未必开时胜旧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花的诗,通过对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堂下朱阑小魏红”中,“堂下”指的是花所在的庭院,“朱阑”指的是庭院的栏杆,“小魏红”则是对花的直接描述,它是一种红色的小花。这句诗描绘了庭院的景象,栏杆旁,小花盛开,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二句“一枝浓艳占春风”是对花的进一步描绘,强调了花的浓艳和生命力。在春风中,一枝花盛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新闻洛下传佳种”中的“新闻”指的是新消息,这里指花的新品种,“洛下”则是指洛阳,古代以洛阳为花都,这里代指中原地区。这句诗表达了花的新品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了佳种。 最后一句“未必开时胜旧丛”表达了对花的期待和希望,虽然新的品种可能会比旧的品种更美,但未必真的在开花时胜过旧丛。这既是对花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期待,以及对新事物的期待和希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创作背景
《李阁使新种洛花》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却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压力。蔡襄本人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因此他对政治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其次,蔡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诗中,他以洛阳牡丹为题材,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前两句“洛阳城东桃李树,春风吹过绿如烟。”描绘了春天洛阳城东的美景,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春风吹过,满城绿意盎然。这里的“桃李树”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谁知此地有神仙,种得牡丹千万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牡丹的赞美。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荣华。诗人认为,洛阳这个地方因为有牡丹的存在,仿佛拥有了神仙般的美好。 最后一句“玉楼金阙应无数,只恨无计报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忧虑。诗人认为,虽然洛阳牡丹美丽无比,但现实中的政治压迫使得人们无法享受到这种美好。这里的“玉楼金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青天”则象征着正义和公平。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无奈地抒发内心的愤懑。 总之,《李阁使新种洛花》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牡丹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心声。
诗词关键字: 下传 春风 新闻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