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方贫贱时,藜藿若不足。
意思:士正在贫穷时,人们如果不值得。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感遇》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笔触,描绘了贫贱与富贵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首段描绘了士人在贫穷时,对粗劣的野菜食物毫无兴趣;然而一旦得到富贵,曾经的仆人却能大口吃肉,满足无比。这种对比鲜明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接下来,诗人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西汉的军阀樊哙和三国时期的谋臣荀彧为例,来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樊哙是刘邦的得力部下,因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有功而受封;荀彧则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诗人却认为,即使是像樊哙这样的豪杰,如果生活条件改变,也可能会变得贪图享乐;像荀彧这样的智者,如果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也可能会感到空虚。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愿望:不求世世追逐名利,只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过上平凡而宁静的生活,无须追求荣华富贵,也不必忍受屈辱。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处之,对名利的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贱与富贵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宁静、淡泊名利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平凡的生活,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