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元绂》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意思: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正深。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赠元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坚韧和美丽的深刻理解。 首联“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描绘了两个孩提时代的朋友相遇,他们心意相通,同心协力。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童年的纯真友谊,让人想起那些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时光。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这句诗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生中需要经历磨难和努力才能发现真正的价值和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这两句诗以兰花的秋日香气和松树的冬季翠色为象征,表达了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它们寓意着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和价值。 最后两句“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再次强调了坚韧和美丽的主题,表达了无论面临何种挑战和困难,都要保持自己的本性和价值,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坚韧和美丽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发现真正的价值和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兰秋

    读音:lán qiū

    繁体字:蘭秋

    意思:(兰秋,兰秋)
    指农历七月。
      ▶南朝·宋·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凄凄乘兰秋,言饯千里舟。”
      ▶南朝·梁元帝《纂要》:“七月孟秋、首秋、上秋、肇秋、兰秋。”参

  • 晚翠

    读音:wǎn cuì

    繁体字:晚翠

    英语:later-phase flourish

    意思:
     1.谓植物经冬而苍翠不变。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竹橘晚翠,蜂蝶争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