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学诗》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意思:没有能惊天动地句,况且诵吟月风弄篇。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学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位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才情。通过对这位年轻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首句“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描绘了年轻人的形象,他坐在那里,摇动着膝盖,支着下巴,这表明他正在深思或沉浸在某种思考中。他已经开始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就像雕刻家从石头中雕刻出美丽的图案一样。这表明他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非常敏锐。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这两句表达了年轻人的谦虚和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文字还不足以撼动世界,但他仍然享受在风中吟唱,在月光下弹奏的乐趣。这表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即使他的作品可能还达不到完美的境界,但他仍然愿意享受创作的过程。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这两句表达了年轻人的坚韧和毅力。他不会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就像击打的乐器不会因为损坏就抛弃一样。他愿意继续努力,就像用胶水续接琴弦一样,希望有一天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表达了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源头的追求。他在东山上的七个月里,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尽管没有人理解他,但他坚信自己的学习是有源头的,就像周公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的形象,他热爱生活,追求艺术,坚韧不拔,对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望。他的生活态度和才情都令人敬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关键词解释

  • 吟风弄月

    解释

    吟风弄月 yínfēng-nòngyuè

    (1) [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sentimental verse] 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闲适的心情。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用为贬义

  • 惊天

    读音:jīng tiān

    繁体字:驚天

    意思:(惊天,惊天)
    形容声势浩大。
      ▶清·张问陶《下新滩》诗:“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潮。”
      ▶萧红《桥•离去》:“白色的潮呵!惊天的潮呵!拍上红日去了!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 动地

    读音:dòng dì

    繁体字:動地

    意思:(动地,动地)
    震撼大地。
      ▶《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
      ▶《北齐书•神武纪上》:“神武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恸,哭声动地。”
     

  • 诵吟

    读音:sòng yín

    繁体字:誦吟

    意思:(诵吟,诵吟)
    诵读吟咏。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如是则流行于阃之内,香口诵吟,檀心倾倒,必有买丝罗以绣者矣。”

    解释:1.诵读吟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