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意思:吟月风玩各自得到,覆盖酱烧柴空你悲伤。

出自作者[清]康有为的《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全文创作背景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是清朝诗人康有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清朝末期,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东作为最早开放的地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较大。康有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接触和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并通过游历和阅读,逐渐产生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想法。 康有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抱负的感慨。他站在越秀山上的越王台,面对欧风美雨的侵袭,渴望能够施展才华,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康有为青年时代的咏怀之作,反映了他对于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
深山大泽龙蛇起,瀛海九州云物惊。
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
华严帝网重重现,广乐钧天窃窃听。
意境几于无李杜,目中何处着元明?
飞腾作势风云起,奇变见犹神鬼惊。
扫除近代新诗话,惝恍诸天闻乐声。
兹事混茫与微妙,感人千载妙音生。
作者介绍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关键词解释

  • 吟风弄月

    解释

    吟风弄月 yínfēng-nòngyuè

    (1) [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sentimental verse] 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闲适的心情。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用为贬义

  • 各自

    读音:gè zì

    繁体字:各自

    短语:分级 并立 分别 个别

    英语:respective

    意思:
     1.各人自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客无

  • 吟风

    读音:yín fēng

    繁体字:吟風

    意思:(吟风,吟风)

     1.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唐·杨巨源《红线传》:“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落,惊而起问,即红线迴矣。”
      ▶清·纳兰性德《金山赋》:

  • 弄月

    读音:nòng yuè

    繁体字:弄月

    英语:to enjoy the moonlight

    意思:赏月。
      ▶南朝·陈后主《三妇艷诗》之六:“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粧罢,弄月当宵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