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
意思:放人少处先登上第,举族贫困时已经接受官。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初入仕途的青年举子形象。他并不像有些人那样,需要凭藉复杂的门阀关系和巨资贿赂,耗费心力于夤缘奔竞,而是“放人少处”,谦让有礼,不与人争先恐后,因而能够捷足先登,一举成功。这样的描写,在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举族贫时已受官”一句,则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他从贫寒之家应举入仕,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并非血统门第而获得成功,这就表明诗中主人公具有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然而,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举子来说,尽管他具备上述美好的品格,但要攀登到仕途上的高位,毕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这就使下两句诗的韵调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哀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策马疾驰,在春风里尽情观赏姹紫嫣红的美景,满怀豪情地领略着金榜题名的荣誉。他要把长安城里百花盛开的胜景统统一眼看尽,让它们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美好的记忆和纪念。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青年举子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的神态。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善于通过简练的笔触,用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它用“放人少处”、“先登第”表现青年举子的谦让有礼、不与人争先的可贵品格;用“贫时已受官”暗示他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用“春风得意马蹄疾”表现他心满意足、踌躇满志的神态;用“一日看尽长安花”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中第后的喜悦心情。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此外,这首诗在押韵上采用了一韵到底的方式,这在古代诗歌中是不多见的。这种押韵方式使得全诗显得十分流畅、协调。同时,也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整首诗中得到连贯的发展。
总的来说,《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这首诗是一首表现封建社会青年入仕后喜悦心情的诗歌。它通过简练的笔触和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这首诗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一些特色,如一韵到底的押韵方式、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神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