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鹿田西寺壁》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意思:这一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繁。

出自作者[宋]吴琳的《题鹿田西寺壁》

全文创作背景

《题鹿田西寺壁》是宋朝诗人吴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吴琳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兴盛的时代。他本人对诗词有着深厚的兴趣,善于通过观察自然和人文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具体到《题鹿田西寺壁》这首诗,题目中的“鹿田西寺壁”表明这首诗是吴琳在参观鹿田西寺时,被寺庙的壁画或环境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的。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壁画中景象或者寺庙环境的理解和感悟,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以上仅是简要的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解读,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从吏隐招提宿,相望城中隔几尘。
云暗雨来疑是晚,山深寒在不知春。
锄松得石添幽径。
接竹通泉隔近邻。
此去又寻三洞约,初平应怪我来频。

关键词解释

  • 初平

    读音:chū píng

    繁体字:初平

    意思:传说中的仙人。
      ▶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
      ▶郁达夫《秋日偕曾荫千游金华承黄志雄导游北山诸胜并示新辑<双龙记胜>读后题诗》之二

  • 三洞

    引用解释

    1.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门大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铭》:“又有受持 黄 老 ,好尚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顾况 《步虚词》:“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宋 王禹偁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