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四蒙谷》 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意思:五马留连不能离开,土袋子深处路微通。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四蒙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游园之乐的诗,通过对茗园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句“茗园匆蒨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中,“茗园”指的是园中种植的茶叶,“匆蒨与山笼”则描绘了园子四周山峦叠翠、草木葱茏的景象。而“惊雷发旧丛”则暗示了园中茶叶的生长环境可能颇为恶劣,经历了雷击等自然灾害,才有了如今繁茂的姿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茗园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情。 “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中,“五马”指的是诗人的友人,他们留连在茗园中,不愿离去。“土囊深处路微通”则描绘了茗园地下可能有暗河、溶洞等奇特地貌,需要小心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茗园的神秘和吸引力的赞赏,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整首诗通过对茗园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的赞叹。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风景诗,通过对茗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茗园匆蒨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
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五马

    读音:wǔ mǎ

    繁体字:五馬

    英语:official of a county

    意思:(五马,五马)

     1.《玉臺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时太

  • 留连

    读音:liú lián

    繁体字:留連

    英语:linger

    意思:(留连,留连)
    亦作“留联”。
     
     1.犹滞留,滞积。
      ▶《素问•生气通天论》:“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