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作》 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意思:木雁一篇须记住,导致自身才能和不称职之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偶作》

全文赏析

【注释】:木雁①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①木雁:庄子曾借木与雁为喻,宣扬为人当居于才与不才之间的处世哲学。木指一棵废材,雁指鹅。
七律《偶作》当作于诗人晚年居洛阳时。这两句是说,庄子说的木与雁的比喻应该记取,要采取甘居中游的处世之道,与世浮沉,以全身远害。这是白居易因直言而备受打击之后采取避祸远嫌态度的又一表现,甘居中游的处世哲学,使他在后半生尤其晚年居洛阳期间越来越消极,这两句可从侧面见这种心境。但作为诗作,却颇有韵味。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篮舁出即忘归舍,柴户昏犹未掩关。
闻客病时惭体健,见人忙处觉身闲。
清凉秋寺行香去,和暖春城拜表还。
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木雁

    读音:mù yàn

    繁体字:木雁

    意思:《庄子•山木》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

  • 记取

    读音:jì qǔ

    繁体字:記取

    英语:keep

    意思:(记取,记取)
    记住;记得。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诗:“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金·

  • 不才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才

    英语:without capability; unable; incapable

    意思:
     1.没有才能。
      ▶《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

  • 一篇

    读音:yī piān

    繁体字:一篇

    意思:
     1.古时文字皆着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
      ▶《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王充《论衡•本性》

  • 身才

    读音:shēn cái

    繁体字:身才

    意思:
     1.指才能。
      ▶《北史•赵彦深传》:“﹝彦深﹞讽朝廷以子叔坚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时冯子琮子慈明、祖珽子君信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冯·祖及赵,秽我凤池。’然叔坚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