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
意思: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睡觉去。
出自作者[元]冯子振的《鹦鹉曲 感事》
全文赏析
冯子振的《鹦鹉曲 感事》是一首描写人生百态、抒发感慨的诗歌。全诗以鹦鹉为引子,通过对鹦鹉的描绘,引发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象,鹦鹉洲头的浪花拍打着沙滩,青楼春色中,夕阳西下。这里的“鹦鹉洲”象征着繁华之地,而“青楼春望”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却因为战乱而变得遥不可及。
接下来的两句“翠华影转空山暮,玉笛声中江上霞。”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乱与和平的景象相互映衬。翠华影转,空山暮色,这是战乱带来的荒凉景象;而玉笛声中,江上霞光,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和平生活。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战乱的忧虑更加深刻。
紧接着的两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诗人以千古兴亡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长江滚滚东流,象征历史的长河,而千古兴亡的往事,也如同长江水一般,悠悠不断。这里的“悠悠”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最后一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诗人以年少之人为代表,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万兜鍪,意味着战死者无数,而战火依旧未息。这里的“坐断”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的来说,冯子振的《鹦鹉曲 感事》这首诗以鹦鹉为引子,通过对鹦鹉洲头的景象描绘,引发了对人生百态、战乱与和平的思考。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贯穿全篇,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