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áo cí
繁体字:茅茨
意思:亦作“茆茨”。 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墨子•三辩》:“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
读音:gū yān
繁体字:孤煙
意思:(孤烟,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唐·陈子昂《金门饯东平序》:“残霞将落日交晖,远树与孤烟共色。” ▶唐·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引用解释
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