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对卷》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意思:大儒晚作韩国考异,先哲曾经不是墨还同。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对卷》

全文创作背景

《对卷》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朝代,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外敌环伺的时代。国家的不稳定和民族的危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忧虑和思考。 2. 个人经历:刘克庄本人颇具学识,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中。他的个人经历也反映在一些诗歌中,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对卷》这首诗可能是刘克庄在面对科举考试的压力,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下,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 以上仅是根据诗歌和诗人背景的一般推断,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折角争希郭有道,鬀眉求似狄梁公。
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大儒

    读音:dà rú

    繁体字:大儒

    英语:scholar who combines profoundity with virtue

    意思:
     1.儒学大师。
      ▶《荀子•儒效》:“通则一天下

  • 尚同

    读音:shàng tóng

    繁体字:尚衕

    意思:
     1.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墨子•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