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看泉听风图》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意思:低头泉水抬头听风,泉水风韵与笙锈。

出自作者[明]唐寅的《看泉听风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是一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诗,它通过描绘流泉和风的声音,表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的感受。 首句“俯首流泉仰听风”,诗人以一个俯身的姿势(“俯首”)来描绘流泉的流动,同时仰头倾听(“仰听”)风的声音。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交融,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流泉的流动和风的呼啸。 “泉声风韵合笙镛”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流泉和风的声音,将它们比作笙镛(古代的乐器)之音。这一比喻不仅使得声音更为美妙动听,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如何不把瑶琴写”一句,诗人似乎想要用瑶琴来描绘这些美妙的声音,但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这一转折点出了诗的主题,即诗人虽然想要用语言来描绘这些声音,但却发现语言无法完全表达出它们的美丽。 最后一句“为是无人姓是钟”,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为何不用瑶琴来描绘这些声音呢?是因为没有能够完全捕捉到它们的钟姓之人吗?这里,“无人姓是钟”并非指真的无人能够理解这些声音,而是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完全理解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流泉和风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在描绘过程中也表达了对能够完全理解自然之美的人的渴望,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关键词解释

  • 合笙

    读音:hé shēng

    繁体字:合笙

    意思:见“合生”。

    解释:1.见\"合生\"。

    造句:暂无

  • 流泉

    读音:liú quán

    繁体字:流泉

    英语:natural flow

    意思:
     1.流动的泉水。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周密《齐东野语•潘庭

  • 俯首

    读音:fǔ shǒu

    繁体字:俯首

    英语:bow one\'s head

    意思:(参见頫首)

     1.低头。
      ▶汉·贾谊《新书•过秦上》:“百粤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

  • 韵合

    读音:yùn hé

    繁体字:韻合

    意思:(韵合,韵合)
    和谐,协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善解音声”刘孝标注引晋·荀绰《晋后略》:“诸郡舍仓库,或有汉时故钟,以律命之,皆不叩而应,声响韵合,又

  • 笙镛

    读音:shēng yōng

    繁体字:笙鏞

    意思:(笙镛,笙镛)
    亦作“笙庸”。
     古乐器名。镛,大钟。
      ▶《书•益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孔颖达疏:“吹笙繫钟,更迭而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