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智光禅伯》 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

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

意思:历来关系密切人,完全不是知心。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送智光禅伯》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事归一衲,曹溪初去寻。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乞食林花落,穿云翠巘深。终希重一见,示我祖师心》是一首描绘禅修和生活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诗人在曹溪寻访、乞食、穿云等生活细节,以及期望再次见到禅师以示祖师心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禅宗生活的热爱。 首两句“万事归一衲,曹溪初去寻”,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执着追求和对曹溪的向往。万事归一衲,意味着诗人将所有的事物都看作是佛法的体现,通过在曹溪的修行寻找真理。 “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理解自己追求的人的失望和无奈。他曾经试图向那些亲近的人解释自己的追求,但他们都理解不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他得出结论,他们都不是他的知音。 “乞食林花落,穿云翠巘深”描绘了诗人在禅修过程中的生活状态。他通过乞食维持生活,周围的花朵在风中飘落,而他则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中深入禅修。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禅修的执着。 最后两句“终希重一见,示我祖师心”表达了诗人对再次见到禅师的期望,并希望禅师能够向他展示祖师心,即佛法的真谛。这表明诗人对禅修的追求并未停止,他仍然渴望得到更深层次的启示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禅修生活和期望,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它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禅宗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事归一衲,曹溪初去寻。
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
乞食林花落,穿云翠巘深。
终希重一见,示我祖师心。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从来

    读音:cóng lái

    繁体字:從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

    英语:always

    意思:(从来,从来)

     1.亦作“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相狎

    读音:xiāng xiá

    繁体字:相狎

    意思:彼此亲昵、接近。
      ▶《左传•襄公六年》:“少相狎,长相优。”
      ▶杜预注:“狎,亲至戏也。”
      ▶唐·薛调《无双传》:“﹝王仙客、刘无双﹞皆幼稚,戏弄相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