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宿洞霄》 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意思:假床壶天追胜集,还有可怜归兴再徘徊。

出自作者[宋]释净珪的《寓宿洞霄》

全文赏析

《寓宿洞霄》是宋代僧人释净珪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禅意的诗。全文如下: 夜宿翠微颠,松风响细泉。 山空猿自啸,月冷鹤不眠。 石室云堪卧,龛灯佛共燃。 明朝路南北,身世两茫然。 这首诗以寓宿洞霄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夜宿翠微颠”,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翠微颠,即洞霄山。翠微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道教名山之一。这里的“翠微”形容山色青翠,意境优美。诗人选择在这里夜宿,可见他对这里的景色情有独钟。 接下来的两句“松风响细泉,山空猿自啸”,通过对松风、细泉、猿啸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洞霄山幽静、清幽的意境。松风轻拂,泉水潺潺,猿猴在山谷间自由地呼啸,这些自然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这种画面与诗人追求禅意的心情相得益彰。 “月冷鹤不眠”一句,通过月色和鹤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月光洒在山间,映照出一片银白的世界;而鹤则因为寒冷而不眠,孤独地站在月光下。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禅意的执着追求。 “石室云堪卧,龛灯佛共燃”两句,通过对石室、云、龛灯、佛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洞霄山修行的场景。石室幽深,云雾缭绕,龛灯闪烁,佛像庄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禅修的虔诚和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路南北,身世两茫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人在洞霄山修行,却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使他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茫然。这种情感与前文对禅意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张力。 总之,《寓宿洞霄》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山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诗歌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年许郭栖真地,暇日寻幽独往来。
九转还丹藏箬底,千年遗迹寄岩隈。
巍巍玉殿围青嶂,寂寂瑶坛锁绿苔。
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关键词解释

  • 徘徊

    读音:pái huái

    繁体字:徘徊

    短语: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linger

    意思:<

  • 假榻

    读音:jiǎ tà

    繁体字:假榻

    意思:谓暂时借住。
      ▶宋·冯时行《游云泉寺》诗:“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解释:1.谓暂时借住。

    详细释义:暂住、

  • 壶天

    读音:hú tiān

    繁体字:壺天

    意思:(壶天,壶天)

     1.传说东汉·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
      ▶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

  • 追胜

    读音:zhuī shèng

    繁体字:追勝

    意思:(追胜,追胜)
    寻胜,游赏名胜。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休假追胜为乐》:“唐明皇·开元二十五年诏,旬节休假,并不须入曹司,任追胜为乐。”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