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寓宿洞霄》

当年许郭栖真地,暇日寻幽独往来。
九转还丹藏箬底,千年遗迹寄岩隈。
巍巍玉殿围青嶂,寂寂瑶坛锁绿苔。
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作品赏析
《寓宿洞霄》是宋代僧人释净珪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禅意的诗。全文如下: 夜宿翠微颠,松风响细泉。 山空猿自啸,月冷鹤不眠。 石室云堪卧,龛灯佛共燃。 明朝路南北,身世两茫然。 这首诗以寓宿洞霄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夜宿翠微颠”,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翠微颠,即洞霄山。翠微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道教名山之一。这里的“翠微”形容山色青翠,意境优美。诗人选择在这里夜宿,可见他对这里的景色情有独钟。 接下来的两句“松风响细泉,山空猿自啸”,通过对松风、细泉、猿啸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洞霄山幽静、清幽的意境。松风轻拂,泉水潺潺,猿猴在山谷间自由地呼啸,这些自然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这种画面与诗人追求禅意的心情相得益彰。 “月冷鹤不眠”一句,通过月色和鹤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月光洒在山间,映照出一片银白的世界;而鹤则因为寒冷而不眠,孤独地站在月光下。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禅意的执着追求。 “石室云堪卧,龛灯佛共燃”两句,通过对石室、云、龛灯、佛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洞霄山修行的场景。石室幽深,云雾缭绕,龛灯闪烁,佛像庄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禅修的虔诚和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路南北,身世两茫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人在洞霄山修行,却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使他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茫然。这种情感与前文对禅意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更具有深度和张力。 总之,《寓宿洞霄》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山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诗歌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下一首
《车船》
诗词关键字: 绿苔 遗迹 往来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3
    [宋]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
释净珪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