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薛子舒》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

意思:虽然凭人击桨,要像水行川。

出自作者[宋]葛天民的《送薛子舒》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首联“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诗人以一种深深的思索开始,询问南渡的现在是什么样子,仿佛在河中央想要渡船过去。这里的“南渡”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对现在状态的观察,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今何似”三个字,充满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感,引发了读者对现在与过去、未来与现在的思考。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然规律的尊重。即使需要借助人力来击楫(一种用于控制船只行进的工具),但最终还是要让船在水里像在水面上那样自如行驶。这既是对人的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竹木如山积,桑田与海连。”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江南水乡的丰富景象。竹木堆积如山,桑田与大海相连,这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想象。这里的“如山积”和“与海连”两个比喻,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引人入胜。 “吴宫犹可问,白鸟暮推烟。”尾联以一种悠远的意境收尾,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似乎在询问吴宫(吴国的宫殿)的往事,而白鸟暮推烟则是一种朦胧的、诗意的描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绘江南水乡景色为主线,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现实的生动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人的能动性和自然规律的尊重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
竹木如山积,桑田与海连。
吴宫犹可问,白鸟暮推烟。

关键词解释

  • 水行

    引用解释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

  • 若水

    读音:ruò shuǐ

    繁体字:若水

    意思: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吕氏春秋•适音》:“帝颛顼生自若水。”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若水传帝,熏风御民。”

  • 行川

    读音:xíng chuān

    繁体字:行川

    意思:I

     1.流水。
       ▶晋·陆云《九愍•修身》:“背夏首以窘逝兮,泝行川而永叹。”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陶逸豫于京甸,违险难于行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