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蜀山谒东坡书院》 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意思:把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蜀山谒东坡书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慨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水拍打着绿色的莎草,山衔接着春天的店铺,飞花和落絮在空中飘扬。打鱼和放鸭的人们在四月的好时光里忙碌着。这里山林优美,家家户户都有碧绿的溪流和幽深的竹林。斜坡上,破碎的瓷器和砖瓦,零乱地补在围墙上。 然后诗人开始回忆往事,想到了那些曾经在此地停留的峨眉山的仙人。他们的姓氏在这片溪山上留下了千年的香气。而今,这里的紫姑圣女在喧闹的村庄里赛着画鼓,明妆丽服。残存的碑文记载着历史,诗人独自怜悯那些被野草渐渐淹没的古祠堂。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历史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深思考。对古祠堂的怜悯,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拍晴莎,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扬。
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
鸣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打鱼

    读音:dǎ yú

    繁体字:打魚

    英语:piscation

    详细释义:捕鱼。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之十七:『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
    [似]捕鱼、网鱼

  • 四月

    读音:拼音:sì yuè 五笔:lhee

    四月的解释

    一年有十二个月,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

    词语分解

    • 四的解释 四 ì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
  • 时光

    读音:shí guāng

    繁体字:時光

    短语:流年 日子 工夫 时空 日 时刻 辰

    英语:(n) time; era; period of time

    意思:(时光,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